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梁晓声:文学是人类表达人性理想的出口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885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0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月12日,十月文学院迎来了第二届“网络文学+”大会的现场采访六家谈。本次六家谈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从形式、内容到发展状况等各方面进行对比和讨论。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这两股并存已久的文学势力,通过不同的专业人士的眼睛来做评估。为此,大会特意邀请了六名在文学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作家来现场进行访问。


  他们分别是:代表传统文学的大家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梁晓声(著名作家,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梁鸿(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以及代表网络文学的大咖:蒋胜男(知名作家、编剧)、董哲(著名影视编剧,第一代网络小说作家)以及红九(晋江文学城超级作者)。


  其中,作为中国当代非常成功的一名作家、编剧,现在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的梁晓声,以多重身份的角度看问题,对这两股文学势力的并存自有他独特的视角。


  活跃于七、八十年代文坛的梁晓声,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今夜有暴风雨》等作品称著于文坛,《年轮》更是被改编成电视剧,成为那个年代名副其实的“文学+”。同样拥有“文学+”作品的梁晓声老师,对于网络文学也是持有开放式的态度。

  他坦言自己平时很少关注网络文学,然而,他分享了自己在做颈椎治疗的经历,盲人按摩师傅每次一边给他按摩一边收听网络小说。网络小说轻松易懂,让这位失明者在生活中找到了与文学相融的契机。这让梁老师对网络文学心生好感。作为一股能日益壮大的文学势力,网络文学的存在也是有其合理性。

  在座谈会上,梁晓声分享了一个他切身体会的故事:在电视上和网络上,他看到那么多的普通人在唱歌,有的时候唱歌的水平就达到了歌星。他觉得小说这件事、诗歌这件事,在中国有了网络的时代,有了更多的传播的平台,那么多的人都呈现出这种能力,肯定是一件好事。

  与很多对网络文学创作持有偏见的传统作家不一样,梁老师对网络文学持有开放式的态度,究其最深的原因,不在于网络文学是否足够精彩,而是在于梁老师对什么为好文学的原则有自己深刻的看法。


  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在南京发表的时候,一点都不顺利。包括《年轮》,大家觉得很爱看,是经典,但它当时确实就播不出来,它播出来之后就不能评奖。梁晓声认为:“一是善良,二是看社会看时代时保持理性”,因为“人类需要表达人性理想。”

  纵观网络文学二十年,尽管也有粗制滥造的作品,但是并没有阻挡越来越多的精品出现,甚至成为了“网络文学+”产业的强大基石。这些作品,不乏客观理性地传递正能量,不哀叹,不歇斯底里、不厌世。不少阅读平台推荐的强势IP更是这方面的正能量释放者,如大运河系列《京杭之恋》的聚焦匠心、《春雷1979》的积极奋进,还是《我的前半生》的由自我反省催生的人格独立……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区别只是出生的地方不一样,对真善美的人性追求和对文学品质的追求是一样的。


  然而,尽管网络文学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但是针对商业化的问题,梁晓声曾经有过一些看法。梁老师认为,创作者不该抱有讨好受众的态度去完成创作,应该单纯以自我视角出发创作出自己的作品,长期来说,以讨好为出发点的创作对创作力有一定的桎梏。


  因此,采访进入到尾声时,当梁老师听到董哲希望网络文学在第三个十年能回归到文学本质的总结后,从这段话中他找到了共鸣,肯定了网络文学作者和传统文学作者本拥有一样的文学理想,为此,他给这次活动做了最后的总结:“为什么不改称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共同讨论文学本身。尽管命题让人容易PK起来,但是我们能达成一种共识,反而是一场意义更大的革命。”

  文学本是人类表达人性理想的出口,如果出口被堵住了,文学的存在还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吗?网络文学进入到第三个十年的时候,让我们共同期待它变得更好。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0 23:18 , Processed in 1.025527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