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12-03-15】色彩浓艳的农民画[15P]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其范围包括农民自印的纸马、门画、神像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现代农民则有在纸面上绘制乡土气息很浓的绘画作品,自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陕西户县、安塞、江苏邳县、六合,上海金山等地的农民画乡。
户县位于西安市西南,有“文化县”之称。这里早就有剪纸、绘画、刺绣、编织等传统艺术和工艺技术。50 年代全县人民在自发性 美术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绘画活动。
翻身农民用“泥手”装点他们的田园村庄,用彩笔描绘秦岭山麓、滔滔渭水,用传统的民间艺术 抒发对新生活的无比热爱。
户县农民画的风格特点在于“写意”。他们不愿意把构思停止 在模拟客观对象的表层上,而是凭着自己对生活的长期感受,认识、评价,凭着自己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凭着自己长期在民族和民间艺术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审美心理,大胆地、无所忌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 户县农民画又一个特点是粗矿中有细腻,浓艳中有淡雅,古拙中含技巧。
安塞、洛川农民画由于地处陕北,故又称陕北农民画。始创于70年代中期,盛行于80年代初。是以剪纸为造型基础,借鉴刺绣 的色彩,逐步形成了具有陕北地方浓郁风味的画。
安塞、洛川农民画由于地处陕北,故又称陕北农民画。始创于70年代中期,盛行于80年代初。是以剪纸为造型基础,借鉴刺绣 的色彩,逐步形成了具有陕北地方浓郁风味的画。
江苏省邳县素有“农民画乡”之称。五十年代即有以农民为创作主体进行创作的活动。当时乡村,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喜欢画壁画,在全国影响很大,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其作品多反映了农村生活和农民们思想感情和美好愿望。构思巧妙,表现大胆而不受拘束。
题材有《老黄牛告状》《二月二》、《养蚕》、《做豆腐》、《火焰山》、《飞机闯断玉米杆》、《水帘洞》等。
六合农民画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既有江南水乡的秀丽委婉,又有淮北平原的粗犷豪放和质朴;在题材上,有的取材于古老的民间习俗、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有的取材于富有时代气息的农村生活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手法上,以农民独创的绘画语言,讲情不讲理,构图不受空间和时间的束缚,色彩不受自然真实的局限,形体不受常规比例的制约,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虚中见实、土中见雅、拙中见美、民族风格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风格。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漫画家华君武等均给予了较高评价。
金山农民画题材往往取材于农村的景色或农村的生活片断,画面生动活泼,具有农村现代生活的气息。
每一幅农民画仿佛都诉说着一个动人有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情怀、对生活的热爱。
在那些别具一格的绘画语言中,处处饱含着水乡清新芬芳的泥土风韵,倾注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0 20:11 , Processed in 2.288959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